高教信息参考第四期

发布者:韩樾夏发布时间:2017-03-03浏览次数:1097


 

高教信息参考


发展规划部(处)                   20172(4)

—————————————————————————————

目 录

国际化办学

1. 北京大学:携手国内外院校共同打造国际协同实验室

2. 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建全球公共政策学院

3.武汉大学:埃及本哈大学校长来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4. 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持续推进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

5.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高校动态

1.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工作十大亮点

2.清华大学发布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3.复旦——中植大数据金融与投资研究院成立

4.上海交通大学:校院签署“十三五”建设协议书

海外观察

1. 英国:上议院反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

2. 美国:大学与学院合作发起“美国人才计划”

3. 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迎来新机遇

4. 国际教师在新时代的分类

5.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项目面临大幅度经费削减

6.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数字健康中心



国 际 化 办 学

1. 北京大学:携手国内外院校共同打造国际协同实验室

为更好地发挥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综合优势、开展高水平创新和人才培养,北京大学于2017117日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密歇根大学签约共建先进制造国际协同实验室;于19日与协同院、美国西北大学签约共建先进材料系统与仿真国际协同实验室,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国际科研与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签约组建的先进制造国际协同实验室由北京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作为发起单位,将在数值模拟、微纳制造、3D打印、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领域组织世界一流的科研力量,研发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并推动成果产业化,逐步建立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顶端优势,并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博士后,培养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军人才。

此外,北京大学分别与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共同发起的柔性电子、水处理等国际协同实验室正在筹备中,预计2017年上半年正式启动。除北京大学外,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也将以发起单位或协作单位参与国际协同实验室的建设。

2. 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建全球公共政策学院

2016126日,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配套活动“中英大学人文与智库对话开幕式”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两校战略伙伴关系,宣布共建复旦伦敦政经全球公共政策学院。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邓克然爵士(Sir Ciarán Devane)、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宗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苏明、英国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妮古拉·丹德里奇(Nicola Dandridge)等嘉宾见证了合作协议的签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东亚事务主管司马文(Brendan Smith)与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代表双方签约。

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建的“全球公共政策学院”,将充分结合两校各自学科的优势,在国际环境政策、国际发展、全球健康、国际金融、大数据和创新等领域开展联合学位教育、人才培训、科研合作和政策咨询等项目合作,打造公共政策领域全球领先的教学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为中国乃至全球培养更多国际组织人才和全球治理精英。双方计划于2017年正式启动实质性办学。

3武汉大学:埃及本哈大学校长来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612月,埃及本哈大学校长赛义德(EI Sayed EIKady)教授一行6人访问武汉大学,双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学生交流协议。据介绍,本哈大学是埃及排名前4的公立综合性大学,下设工程学院、工商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农业学院、科学学院等。会谈中,双方简要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在联合培养、学生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埃及本哈大学每年将选派3-5名优秀学生作为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奖学金项目候选人来武汉大学攻读工科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每年可选派10名学生赴埃及本哈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访学,当地费用由埃方支付。

4. 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持续推进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

2017112日,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暨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在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召开。通理学院由西安交大和香港理大合作建立于2002年,合作开展MBA,信息管理硕士等学位教育项目,至今历经15个年头,培养毕业生2549名。在上午举行的通理项目年度会议上,席光副校长同香港理大卢丽华副校长认真听取了两校合作通理项目年度工作报告,同时就如何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赋予双方合作新的内涵和更好地发挥通理作用,从而使两校合作更加深入和健康等议题进行了磋商。下午两校合作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RCCCI)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双方一同回顾了2016年工作,然后讨论制定了2017年工作目标为:完成中心未来三年规划,出版两部刊物,完成产品设计推广,举办国际论坛,设计培训课程和申请部委项目四项任务。双方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务实高效的会议。

5.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20161227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签署仪式在深圳市委会议楼举行,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指出,深圳将在校区建设、资金投入、配套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资源,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港澳台,面向国际一流水平,围绕金融、知识产权、大数据等深圳建设发展需要的方向,求精、求高质,办出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将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密切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力争在深圳建设一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

根据《协议》,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将立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主动面向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研究生和本科生全日制学历教育,重点发展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商学、保险、大数据、科技金融、新媒体与国际传播等学科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国际化人才。

高 校 动 态

1.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工作十大亮点

 (1)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

 学术型研究生以博士培养为主,以资助体系改革为切入点,统筹各类奖助学金,建立与岗位相关联的研究生奖助预算体系,引导资源合理分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改革方案已初步形成。应用型研究生以硕士培养为主,重点围绕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等问题,进一步理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

 (2)自主设计北京大学学位证书

2016 1 月,北京大学正式启用自主设计的学位证书。北京大学学位证书融合北大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美观简洁、庄重大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这是自1981年《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高校首次自行印制学位证书,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北京大学同时设计了中文正本学位证书和英文副本。

 (3)开创PKU-GATE考试,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

 为了配合“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方式,研究生院开创性地推行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成绩可用于“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入学申请,三年内有效。2016年共有2000多人报名参加了考试, 2017年又有1900多人参加了考试。2016年北京大学所有院系均采用“申请-考核制”招收2017级博士研究生。

 (4)组织参加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

20164月,北大组织全校参加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研究生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成立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和专家评审会议,采用微信群、邮件、电话等多种沟通方式加强协调和服务,确保评估材料质量,按时完成评估材料报送,并积极配合进行后续评估信息公示及相关异议处理。北大有50个学科参评,包括48个博士一级学科和2个硕士一级学科。

 (5)设立北京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奖

 为加强研究生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创新,鼓励学院和教师积极投入研究生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奖励取得创造性教学成果的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和团队,2016年北大设立研究生教学优秀奖,43门研究生课程及其讲授老师获得年度该项奖励。

 (6)全面启用研究生自助服务系统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2016年研究生院全面启用了研究生自助服务系统,在校生和毕业生可以7*24小时自助办理有关证明文件,系统实现了自助打印、自助缴费以及自动盖章一揽子服务,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目前有12台自助设备分别布置在研究生事务中心、校本部各主要教学楼、图书馆、深圳校区和大兴校区等地。

 (7)设立人文社科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

 继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博士生短期出访、博士生专题学术研讨会等对研究生出国交流的资助项目之后,2016年北大设立了人文社科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访问项目,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每年资助30人左右。

 (8)举办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20168月,由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决赛顺利举行。全国179所高校的17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队伍规模、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北京大学韩凯团队获得智能技术挑战赛特等奖。会议期间,“未来媒体智能高端论坛”举行,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9)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引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北京大学是“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秘书处所在单位。2016年秘书处组织召开“深化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工作研讨会”和以“优化结构,改善供给,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为主题的2016年年会,在院长联席会范围内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课题申报立项工作,搭建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交流、合作与研究平台,引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0)共建北京大学-福建龙岩实践教育基地

20168月,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和团委共同开展与福建省龙岩市的校地人才合作,在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建立学生红色教育基地,与龙岩市委组织部洽谈推进“鸿雁计划”,加强研究生实践育人和爱国主义教育,尝试教学、思政、群团多部门协同,打造校地人才合作新模式。近年来,研究生院在天津、广西等多地建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

2.清华大学发布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日前,清华大学党委审议通过并印发《清华大学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2016-2020年期间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是清华大学首部文化建设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规划》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传承创新、坚持统筹协同为基本原则,提出要争取到2020年,全面理顺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并完善文化建设整体格局,全面形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各类文化因子快速协调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成果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并显著提升清华精神在全社会的凝聚力感召力、显著提升清华形象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传播力、显著提升底蕴深厚的清华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创造力引导力。

《规划》的六方面文化建设内容:(1)推进文化研究,包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夯实人文艺术学科发展基础、切实加强校史校情与清华精神系统研究、持续开展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系列研究、推动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融会发展。(2)加强文化教育,包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改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努力推进学术文化创新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形态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3)深化文化实践,包括要支持校园文化艺术团体健康发展、鼓励引导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好读书”活动、大力繁荣校园文化艺术创作、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欣赏活动水平与成效。(4)优化文化环境,包括要建好用好校园文化场所、共建文明校园和绿色大学、加强文化环境治理和文化遗存保护、着力营建多元共享的国际化文化环境。(5)扩大文化传播,包括要构建全媒体联动的高水平全球传播体系、创新开展清华精神和清华文化的教育传播、开展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交流合作、通过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服务于文化强国战略和“走出去”战略。(6)促建网络文化,包括要加强对校内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指导、促进优秀网络文化内容创作、加强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提升网络文化建设水平。

3.复旦——中植大数据金融与投资研究院成立

20161217日下午,“复旦——中植大数据金融与投资研究院”、“中植——复旦大数据金融与投资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集团董事解直琨先生,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范剑青和中植企业集团董事长王伟出席活动。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和中植企业集团经过双方多次讨论和协商,联合提议依托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科研团队和技术优势成立“复旦-中植大数据金融与投资研究院”。同时为推动大数据金融的产业应用,在中植企业集团设立“中植—复旦大数据金融与投资联合研究院”,来推进双方在大数据金融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中国大数据金融的发展。

据介绍,“复旦-中植大数据金融与投资研究院”将整合复旦大学各院系和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资源,依托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和中植企业集团,成为一个服务于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的集咨询、研究和开发于一体的高端平台。

王伟表示,希望双方通过共建复旦-中植大数据金融与投资研究院,共建中植—复旦大数据金融与投资联合研究院,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大数据金融“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基地、人才基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4.上海交通大学:校院签署“十三五”建设协议书

201719日,上海交大院系“十三五”建设协议书签字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校长张杰等全体校领导,23个院系(研究院)以及相关部处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常务副校长林忠钦主持。   

林忠钦表示,《院系“十三五”建设协议书》是学校实施目标管理,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协议书》的签订,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和院系的战略共识度,明确各院系在“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任务,并进一步厘清校院二级的权利和义务。

《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学校与院系达成了战略共识:院系将在校院协同的基础上,把自身战略规划转变为战略行动;通过党建工作、学生工作、院为实体改革、综合预算改革、学科建设等5个方面的目标制定,院系建设将趋向于更为广泛的目标,并对多目标建设任务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多目标任务综合管理体系;同时院系将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动态优化内控体系,基于目标管理进行自我控制,最终将相关制度与体系深化为良性的“系统治理”工作机制。通过签订建设《协议书》,将更加有利于明确各院系的工作目标,更加有利于激发各院系的办学活力,更加有利于学校早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

海 外 观 察

1英国:上议院反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

据英国《卫报》20161231日报道,政府在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引发各党派的争议。

此次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将促使新的学院升格为大学,学校的学位授予也因此变得更容易,其从学生中获得的利润也将增加。但劳工党人士(Labour)、自由民主党人士(the Liberal Democrats)和上议院(House of Lords)的同僚们联合起来试图打压此次改革。他们表示政府这样的做法将降低英国高校标准,破坏英国名校的的声誉。大学领导人也表示,改革将破坏英国大学珍视的自主权,部长的政治干预也会波及到学校的运作方式、课程教授及研究的开展。

前托里党(Tory party)主席、牛津大学现任校长帕登(Patten)进一步批判了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法案,他认为如今英国大学正面临着脱欧公投结果及移民政策带来的诸多挑战,政府再出台这样的改革政策是“愚蠢的行为”。谈到大学部长约翰逊(Johnson)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支持,帕登认为该部长似乎没有考虑或缺乏对大学系统的基本认知,大学并不能复制企业的做法。高等教育部长史蒂文森(Stevenson)也表示,这个法案是政府试图通过大学系统的血液来运行市场的实验,而且是一个无价值的经典案例。高等教育的贡献远远超过金融交易所带来的价值,其中包括通过应用新的知识和专门知识为社会和企业做出持续的贡献。

政府人员则表示,该改革法案旨在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有助增强高等院校间的竞争,并加强英国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教育部人员也表示,他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获得高质量的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法案中提出的措施对于实现这一点至关重要。这项法案不会夺走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的皇家章程。它所做的是保护和庄严体现这些机构在法律上的自主权和学术自由。它将学生置于系统的核心,使他们在高等教育中获得最佳的性价比。

2. 美国:大学与学院合作发起“美国人才计划”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161223日报道,美国的部分大学与学院共同发起了一项“美国人才计划” (American Talent InitiativeATI)的国家运动,旨在挖掘、招收那些高素质的低收入家庭学生。预估到2025年,这部分学生群体在美国最好的前270所大学与学院中的人数将增长到5人。

美国顶尖学院和大学致力于选拔并支持更多人才以帮助国家释放潜力,刺激经济的发展,并增强国家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但是高校在对人才的挖掘与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困境,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而言,上顶尖大学显得遥不可及:一是学费太贵;二是家族中没有人上过大学或是他们对大学的校园环境感到很陌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美国人才计划”应运而生。该项目邀请美国顶尖大学和学院的积极参与,是创新的、协作的、注重实效且基于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所有加入的机构都承诺一起努力、一起学习,并报告每年取得的共同进步。

劳动经济学家安东尼•卡内瓦莱(Anthony Carnevale)认为,到2021年,随着婴儿潮出生的那代美国人的退休,美国面临着500万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劳动力缺口。不同大学与学院通过合作,推进美国人才计划,有助缓解该问题并在高等教育以及高中学校系统中创建、分享最佳的实践经验。

3.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迎来新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兴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其中被称为金砖五国的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南非(South Africa)和中国(China)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除了经济、政治原因之外,上述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也相当迅速。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和印度已然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3年在校生总规模分别达到3400万和2800万,远超美国。就全球范围来看,中印两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约占全球的31.1%,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三个大学生中就有两个来自中国和印度。

为了促进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2013年金砖五国组建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BRICS University League),在由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圣彼得堡国立大学(Saint Petersburg Sate University)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组建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BRICS Network University)框架下进行教育、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合作。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该项目是金砖五国在大学层面进行的首次合作,部分专家对该项目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其次,语言障碍。金砖国家大学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巴西使用葡萄牙语,俄罗斯是俄语,印度则英语、印地语等多种语言并用,南非使用英语,而中国主要是普通话。第三,文化差异大,尤其是在教育和科技领域;第四,当前金砖国家的学生交换项目很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只有不到1%的中国学生愿意留学金砖国家,大多数仍然是青睐于欧美大学。巴西学生留学金砖其他国家的比例甚至低于0.5%,而留美比例高达39.4%。高等教育质量差,大学世界排名落后,成为金砖国家大学吸引留学生的一大阻碍。尽管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排名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后,最根本的障碍就是经济发展的差异,巴西和俄罗斯处于衰退阶段,2016年两国国内GDP分别下降了3.2%0.8%,南非有所增长但是幅度较小,而中印两国国内GDP涨幅高达6.7%7.5%。上述差异已经成为金砖国家接下来采取教育合作措施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4. 国际教师在新时代的分类

世界大学新闻网最新报道,在全球化时代,相当数量的学者选择了在国外工作,大学本身也不断的实现了全球化。尽管国际教员的比例仍然较小,但是这一群体却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际教师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蜚声国际的学者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在英语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以及英国的顶尖大学工作。第二类是指的是诸如新加坡,瑞士以及香港的优秀大学根据特定的需要招聘的高层次学者。第三类指的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外国家,非洲国家缺乏本地教师,采取聘用国际学者来补充教师团队的做法。通常这些国际学者来自埃及,南亚或者其他地区,他们毕业的院校也并不著名,通常教授的是初级课程。第四类由移民的学者组成,通常这类群体已经获得了当地的国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仍然被视为国际教师。第五类包含了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者有过海外博士后经历的学者。这类群体选择继续在海外高校继续开展学术活动。这类国际学者几乎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他们的足迹。
5.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项目面临大幅度经费削减

由于联邦经费预算削减,俄罗斯政府将被迫大幅度降低预算世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预算。

俄罗斯政府准备削减“5-100”项目预算(2017-2020)。该项目计划提升俄罗斯本土大学的世界竞争力,并且使得5所高校在2020年之前进入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一百位。根据俄罗斯报纸Kommersant 报道,该项目年度预算为145亿卢布 (2.45亿美元),削减后的预算为130亿卢布(2.2亿美元)。

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Sergey Orlov认为: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面临严重的经费压缩,世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经费也同样遭到削减。

6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数字健康中心

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数字健康中心,以连接和创新为核心要素,通过研究患者与数字化世界的接触改变医疗保健的提供方式。数字健康中心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交媒体实验室发展而来,由Raina Merchant担任主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