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参考
发展规划部(处) 2017年第8 期(总第10 期)
目 录
一、观点聚焦
1.杜玉波: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2.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在伟大新时代勇担使命
二、前沿动态
1.美媒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排名:中国上榜136所居第二
2.清华大学取代麻省理工居计算机专业第一
3.14所高校将开展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4.24所高校获批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三、高校看台
1.浙江大学: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2.四川大学:与美、韩高校就联合培养项目达成合作共识
3.厦门大学:与加州大学签署“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合作协议
4.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联手共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5.北京理工大学:聚焦工程博士培养质量,成立首届工程博士班
6.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并召开第一次研讨会
7.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争创一流,一个都不能少”机关部处长论坛
四、国际视野
1.斯坦福大学:为大一新生设立学术顾问(academic advisers)
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U.S. NEWS排行榜位列最佳公立大学榜首
3.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设金融硕士课程
4.悉尼大学:多重合作伙伴关系为悉尼学生提供更多新的机会
一、观点聚焦
1.杜玉波: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认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1、建设“双一流”的前提是中国特色。对我国高校来说,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大学的价值追求。这个道路和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
2、建设“双一流”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既要通过量化指标来反映,又要防止指标片面化、绝对化。充分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我国高校的现实情况,分层次、分类别对高校进行评价。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评价指标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一流大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二是要把产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内外公认的成果作为重要考量,坚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三是要把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双一流”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坐标系,不能“自说自话”。构建中国的“双一流”评价体系时,可以借鉴参考国外一些通行的做法,在可比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赢得国际的认可和尊重。
3、建设“双一流”要推动大学和学科两个一流协调并进。一方面,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以学科为基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另一方面,一流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一流大学的整体环境,也建不成一流学科。应从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协调并进出发,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高校差别化发展。
4、“双一流”认定只是第一步,关键要靠建设。“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2030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三个阶段性目标。这既是党和国家站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我国高校进行的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也是为高校开启新一轮综合改革、内涵发展提供的难得战略机遇。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设定建设目标。立足学校现有基础,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全。要自觉提升思路站位,强调体现国家意志,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要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改革,切实扭转单纯依靠加大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局面,通过改革提高建设效益。同时,要建立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决策运行机制,把各项措施有机组成合力,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释放学科自我发展的活力。要主动发挥引领作用,“双一流”既是一个突破性工程,也是一个引领性工程、示范性工程。应把“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统筹起来,继续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力度,支持地方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校要充分认识和担负起引领带动的责任。
2.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在伟大新时代勇担使命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校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向同行。经过长期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大学,改革创新、埋头苦干,以强者之姿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
勇立时代潮头,就要有大担当、新作为。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人民提供世界上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这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还不平衡不充分。要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双一流”高校责无旁贷,必须加快内涵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由大转强的历史性转变。
“双一流”高校是国之重器,体现的是国家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我们要准确定位、自觉对标,把学校的发展建设全面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之中,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和重要参与者。
在自然科学领域,高校要选准方向、突出重点,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也要着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从中国问题、中国国情出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勇立时代潮头,就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中国高校如果始终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没有出息、没有出路的。我们既要虚心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更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提出自己的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勇立时代潮头,就要用新思想培育一代新人。百年大计,育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总书记先后十多次给青年学子回信,其中,有高校的学生团支部、志愿服务队、西部支教群体、入伍大学生、“青奥会”志愿者、创新创业赛大学生。党的领袖始终心系青年,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我们要牢牢记住: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和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新浪潮,到中流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秋大业,高校重任在肩!《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02日 17 版)
二、前沿动态
1.美媒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排名:中国上榜136所居第二
近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据悉,此次评估共涉及全球74个国家的1250所大学,其中中国有136所大学上榜,仅次于美国的221所。此外,日本有76所大学上榜,英国则有73所。
报道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使用Clarivate Analytics InCites的数据,以全球学术声誉、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次数,以及会议等为标准,对全球1250所大学进行排名。据悉,上榜大学必须在2011至2015年间至少发表过1500篇论文。
榜单中排名前10的12所大学中(其中3所并列第10),有10所是美国大学,另外2所则为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排名分别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以及并列第10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
亚洲排名前5的大学则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排名43)、南洋理工大学(55)、东京大学(57)、清华大学(64)以及北京大学(65)。而在榜单中排名前10的中国大陆学校则分别为:清华大学(全球排名64)、北京大学(6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5)、复旦大学(148)、上海交通大学(156)、浙江大学(159)、南京大学(190)、中山大学(237)、华中科技大学(282)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304)。
中国香港地区共有6所高校上榜,排名最高的是香港大学,居全球109位。中国澳门地区仅有澳门大学1所高校上榜,位居全球742位。中国台湾地区共有24所高校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排名全球166位。
去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同样发布了一份全球最佳大学榜单,评估对象涉及65个国家1000所大学,较2015年的750所也有所增加。除了总体排名,该报还分区域、分国家、分学科进行了排名以便按需搜索。
在五项分区域排名中,四项的排名首位高校与去年相同:非洲是开普敦大学,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墨尔本大学,欧洲是牛津大学,拉丁美洲是圣保罗大学。然而在亚洲,新加坡国立大学跃居首位,超过了之前排名第一的东京大学,后者今年在亚洲排名中位居第三。
分国家排名的数量今年增加到42份,去年是38份。新增国家是阿根廷、墨西哥、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
在2018年版排名中,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和物理学排名所包含的学校数量有所增加,总共600所,而上一版排名是400所。
报道称,虽然美国学校在大多数学科排名中高居榜首,但有六个领域的状元不是美国高校: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艺术与人文学。
2.清华大学取代麻省理工居计算机专业第一
日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公布了2018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方面,清华大学取代麻省理工摘得桂冠。华中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分列第9和第10。香港城市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则分别排名第12、17和20名。
此外,大陆高校在材料科学方面表现抢眼,共有68所院校上榜,而在计算机科学专业则有27所院校上榜。
3.14所高校开展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7月20日,教育部召开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14所入选综合改革试点大学负责同志,以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李军主持会议。
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教育部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试点单位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此项改革试点工作是在全国博士生培养高校中遴选十所左右博士生教育规模较大,质量较高,改革基础较好,改革意愿较强的高校。通过给予一系列支持,推动试点单位进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平台,着力破除制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政策样本,形成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政策机制,持续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入选开展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14所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天津大学和苏州大学。
4.24所高校获批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日前,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决定立项建设北京大学“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等24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按照官方说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教育部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出的重要战略计划,是“2011计划”的国际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示范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行动,也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建设目标,一是支撑形成一流学科,引领新兴、交叉发展方向,学科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二是承担国际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务,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进入国际一流。三是汇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领军人才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四是充分利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手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一流。五是执行国际化运行机制、人才评聘、学术评价和支撑服务,实验室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一流。
从2017年度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立项名单来看,24所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等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除了这些知名高校外,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等地方重点高校也赫然在列,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1.浙江大学: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浙江大学名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浙江大学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聚焦“双一流”发展目标,浙江大学将以开放办学理念引领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积极谋划推动重点战略布局;(1)建设一流学科,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教育部认定的18个拟建设学科基础上,重点建设30个学科及学科群,同时大力支持经济、法学、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形成一流综合、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推动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前列;(2)培养一流人才,树立卓越教育品牌,塑造特色鲜明的全人教育(KAQ2.0)模式;(3)创造一流成果,打造顶尖创新高地;(4)作出一流贡献,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5)优化一流布局,构建开放办学系统;(6)完善一流治理,激发师生创造活力。以建设绩效为杠杆,强化“双一流”建设项目的目标管理,落实责任体系,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2.四川大学:与美、韩高校就联合培养项目达成合作共识
2017年7月3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会见了来访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务长Stefanie Lindquist 、韩国又松大学国际交流副校长Kam Seowon一行,副校长晏世经及学校相关学院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谢和平指出,三所大学都是具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学校,三方的此次合作不仅将搭建优质的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和国际化教育平台,更将开创值得借鉴的高校合作新模式。全球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希望三方的合作能够培养出精通中文、英文、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的国际化商学人才,为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助力。Stefanie Lindquist简要介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基本情况后表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直致力于国际化教育,三校的合作项目一定能够为尖端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Kam Seowon表示,三方的合作有利于学生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又松大学会竭尽全力为三校的合作贡献力量。随后三方进行了圆桌会谈,并就商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达成了合作共识。
3.厦门大学:与加州大学签署“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合作协议
2017年9月2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务长Cynthia Larive率团到访厦门大学,参加与厦门大学的“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及有关座谈。该校教务长Cynthia Larive和厦门大学副校长杨斌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选派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国外一流大学给予全额免除攻博期间学费的待遇。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生活费资助后派出,学成后将回国为厦门大学效力。
杨斌在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契合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标,希望借助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优势学科,培养一批一流师资,为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Cynthia Larive教务长表示,厦门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目标与加州大学的“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研究”发展目标一致,期待厦门大学的优秀学子到该校学习深造,并希望两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根据双方协议,未来五年内,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部分学术院系的博士学位项目可接收40名厦门大学推荐的符合其博士项目录取条件的本科应届毕业生。
4.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联手共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8月23日,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共同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备忘录。双方将面向“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契机,统筹协调,深化合作,联手共建高层次高水平的“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将其打造成为天津市新医学教育与科技综合改革试验田,以此为支点推动两校实质性的学科融合发展。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天津大学会把与天津医科大学合作作为相当长时间战略重点进行推动,助力两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上共创辉煌,为天津市、中国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责任教授明东表示双方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所产生的积极化学反应,将有助于在天津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实现双方携手共赢。
5.北京理工大学:聚焦工程博士培养质量,成立首届工程博士班
2017年9月6日,北京理工大学成立首届工程博士班。在成立大会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介绍了包括国家设置工程博士的目的、培养目标定位等在内的教育部工程博士培养政策以及工程博士领域等相关情况;分析总结了北理工工程博士基本情况和培养成效;重点介绍了本学期工程博士管理模式改革具体思路和举措。副院长肖文英、副院长唐胜景、副处长陈旵明分别介绍了培养、学位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首届工程博士班是北京理工大学落实“因材施教、探索个性化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班主任由王军政担任,并设置临时班委会,将按制定的学期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王军政强调,成立首届工程博士班,是为了给大家搭建一个便于交流的平台,促进科研合作,推动协同育人。希望工程博士生树立远大目标、加强理论基础、提升科研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同时在提升科研能力方面,重点加强科研方法、国际视野、创新潜质培养。
为创新授课模式,北理工首届工程博士班公共基础课程将采取研讨式集中授课方式,专业课将结合辅导、自学、答疑和邀请知名学者、工程专家或管理专家作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授课。为有效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每位工程博士每年至少做一次学术或科研讲座,邀请导师或本领域专家参加点评和交流;为拓展班级学员的国际视野,促进学员国际交流,研究生院将利用暑期等时间组织学员出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邀请国外专家讲学等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
6.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并召开第一次研讨会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2017年11月2日,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并在东区主楼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会议由“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召虎副校长主持,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
发展规划处处长刘竹青首先通报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思路、任务落实和工作要求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学校《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框架》(建议稿),与会人员对各部门负责的任务清单进行了讨论。
李召虎指出,“双一流”建设任务涉及领域部门要解放思想,分析查找工作短板,将建设方案内容逐项落地。他要求,专项工作组牵头部门和成员单位要抓紧落实学校提出的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工作精神,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饱满的信心面对“双一流”工作,尽快提出本部门未来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具体举措和资源需求。
下一阶段,各专项工作组将会和学院、学科进一步沟通,广泛听取意见。在后续工作中要激发工作动力和活力,突出工作亮点,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
“双一流”建设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人事处、科研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宣传部、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7.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争创一流,一个都不能少”机关部处长论坛
2017年9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举办部(处)长论坛,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别朝红教授解读《西安交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张迈曾书记到会并就“机关应为一流大学建设做好保障服务”作重要讲话。
“2020年”“2030年”“2050年”,别朝红主任以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介绍“双一流”建设各阶段目标,随后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西安交大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任务分解”三方面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张迈曾书记指出,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全校总动员,共同拼搏奋斗,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不能少,每一个人的参与都不能少。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明晰目标、差距、指标、坐标;二是追求做工作的高品质内涵;三是搞好学习,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四是激发每位同志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五是为迎接十九大创造新成绩,做出新贡献。
机关部处长论坛旨在及时沟通交流信息,加强机关部门间互动协作,调动深入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形成主动作为、团结奋进的机关工作氛围,助推学校中心工作与事业发展。
四、国际视野
1.斯坦福大学:为大一新生设立学术顾问(academic advisers)
2017年9月12日,斯坦福大学官方报道,为帮助大一新生更好获得学术交流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同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归属感,学校为新生设立了12个全职学术顾问,他们了解斯坦福大学的一般教育要求,以及专业必修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学习;帮助新生处理注册问题,并掌握大学的学术规则和程序;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可能面临的独特挑战,充分利用斯坦福大学现有的丰富机会。学术顾问的办公地点在学生宿舍,大部分顾问人拥有博士学位。
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U.S. NEWS排行榜位列最佳公立大学榜首
在近期公布的2018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最佳大学”排名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数周之内第二次位列美国公立大学排名榜首,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为排名最高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积极承担学术使命以及反映加利福尼亚族裔和经济多样性的责任,努力在各种排名上表现良好,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多样性和自身研究能力的提升。在最佳公立大学前十名中,其他三所加州大学有:圣塔芭芭拉分校(第八名)和欧文分校与圣地亚哥分校(第九名)。最佳大学排行榜前20名都是私立大学,由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领衔,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位列第三,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排名第五。总的来说,当公立学校和私立机构一起评估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位列21位,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埃默里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并列。
US News强调排名倾向于私立大学的因素有:捐赠规模、校友捐赠率和学校师生比例。
3.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设金融硕士课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国大商学院) 新增设立学位课程,其中包括金融硕士 (理学硕士),学校为该课程提供了一个严谨、与行业相关的学习环境,并提供实习机会。设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弥补学生经验的缺乏。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学术总监约翰认为,新的课程方案主要是利用自我指导和经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该行业有基本了解,同时鼓励他们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激励他们不断进取。这个为期14个月的课程包括一个强制性的体验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实习或应用项目。首批40个学生将于2018年10月开始招生。
4.悉尼大学:多重合作伙伴关系为悉尼学生提供更多新机会
悉尼大学与11个主要行业、政府和社区合作,这些合作伙伴将会在2018年为悉尼大学的学生提供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解决问题,以此作为新课程目标的一部分。这些合作单位是本科课程转型的关键,并且与这些单位合作还有助于提高悉尼大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从而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与来自不同学院和不同学校的学生合作, 将会激发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且在合作中,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将会有所提高,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使得其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新的合作将会在2018年进行,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允许250名学生参加;第二阶段是合作区域将会扩展至750个不同的地方,而且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合伙人加入其中。